(4)对于某些疾病如甲亢、急性酒精中毒、药物所致的房颤,在去除病因之后,房颤可能自行消失,也可能持续存在。
2.药物治疗。目前药物治疗依然是房颤治疗的重要方法,药物能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以及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
(1)转复窦性心律的药物:对于新发房颤,因其在48h内自行复窦的比率很高(24h内约60%),可先观察,也可采用普罗帕酮(450~600mg)或氟卡尼(300mg)顿服的方法。房颤已经持续超过48h而不足7天者,可用静脉药物转律,如氟卡尼、多非利特、普罗帕酮、伊布利特和胺碘酮等,成功率可达50%。房颤发作持续时间超过1周(持续性房颤)药物转律的效果大大降低,常用和证实有效的药物有胺碘酮、伊布利特、多非利特等。
(2)控制心室率(频率控制)的药物:控制心室率可以保证心脏基本功能,尽可能降低房颤引起的心脏功能紊乱。常用药物包括:①β受体阻滞剂:最有效、最常用和常常单独应用的药物;②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也可用于房颤时心室率的控制,尤其对于运动状态下心室率的控制,优于地高辛,和地高辛合用的效果也优于单独使用。多用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或左室收缩功能正常以及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③洋地黄:一直被认为是在紧急情况下控制房颤时的心室率的一线用药,目前临床上多用于伴有左心衰竭时的心室率控制;④胺碘酮:可降低房颤时的心室率,不建议用于慢性房颤时的长期心室率控制,只是在其他药物控制无效或禁忌和房颤合并心力衰竭需紧急控制心室率时可首选胺碘酮与洋地黄合用。